系统科学资料

发展软科学重在综合集成

发布时间:03/01/2017|浏览次数:14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需要,一些专家、等者提出应大力发展软科学,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组织管理现代化。把科学与民主引入到决策之中,在当时是对决策观念、决策体制与决策方法的重要变革和突破。1986年7月,当时的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标志着软科学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纳入到政府管理之中。此后,软科学事业右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多年来,软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与此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软科学研究人才,形成了一支软科学研究队伍并出现了一批软科学研究机构。现在,软科学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还带动和促进了一个新兴产业一一咨询业的发展。

目前,软科学一词在我国学术界尚有不同认识,这也是很自然的。但对软科学的内涵、作用和意义还是趋于一致的。20多年来的发展表明,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软科学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软科学具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相互交叉、结合与综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力发展软科学仍然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


一、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无论是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的。社会实践的鲜明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要清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得好。从实践过程来看,包括实践前形成的思路、设想以及战略、规划、计划、方案、可行性等,都应进行科学论证,以使实践的目的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而不只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更不能建立在感情和意志的基础上。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涉及到决策和决策科学化问题;当然也包括实践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以保证实践的有效性,要有效率和效益,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包括实践后的评估和总结,检验整个实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利今后再实践,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实践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突出表现在空间活动范围上越来越大,时间尺度变化上越来越快,层次结构上越来越复杂,效果和影响上越来越深远。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践绝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社会实践不仅有自然属性,要和自然界打交道,还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要和社会与人打交道,这些特点使社会实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它不容许我们孤立地和静止地去简单处理。

社会实践需要理论指导,需要综合运用人类知识体系中各种知识的帮助,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人类知识体系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认识世界所积累的宝贵财富。这个体系包括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只知道是什么还回答不了为什么。但尽管如此,这类知识对于我们仍然是宝贵和有用的。再往上一个层次就是科学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不仅能回答是什么还能回答为什么。如今这部分知识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人类知识体系还包括哲学,哲学不仅是知识,还是见识和智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

在综合运用人类知识体系去指导社会实践的时候,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地位所决定的。但仅靠哲学还不够,还要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以及有用的经验知识。社会实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通常不是一门学科甚至也不是一个领域的知识所能够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实质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既不是无所作为,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如何使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现在,还影响到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战略、规划、政策和措施等的决策和实施问题,仅靠自然科学是不够的,因为它还涉及到社会。但仅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解决不了。需要的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力量,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即使这样,我们还要处理有可能至今我们尚未遇到和认识的新问题,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伟大的社会实践,就有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这样的实践就更为复杂和困难,因而也就更需要研究和探索,更需要创新。

软科学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软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知识(经验的、科学的乃至哲学的),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定性的、定量的),如何把这些知识综合集成起来,解决社会实践的决策与组织管理问题。而这类问题在社会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方面都是大量存在的。

从现代决策体系结构来看,在决策机构下面不仅有决策执行体系,还有决策支持体系。决策支持体系的作用是对决策机构所面临的各种决策问题,运用人类知识体系中各种知识进行综合性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参谋和咨询作用,决策支持体系所进行的科学活动就是软科学研究。从决策支持角度来看,首先是信息支持,信息是一切社会实践的基础,但有了信息未必就有知识,而有了知识也未必就有智慧。所以除了信息支持外,还要有知识和智慧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软科学研究成果不仅有信息含量,还要有知识和智慧含量,否则难于为决策机构起到参谋和咨询作用,这也正是软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所在。软科学研究不仅需要观念创新、科学和技术创新,还需要应用创新,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领域。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软科学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软科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工程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这样三个层次来看,现代科学技术已有了巨大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当今,科学技术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与探索,已从渺观、微观、宏观、宇观直到胀观五个层次的时空范围。其中宏观层次就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在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生物,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相应于这些不同部分和不同层次的研究,也就形成了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问,可以概括为物有物理,简称为物理;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规律的学问,可以概括为事有事理,简称为事理;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可以概括为人有人理,简称为人理。我们处理任何事物,都要物理对,事理明,人理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社会系统就是一个包含物理、事理和人理的复杂巨系统。软科学研究也是把物理、事理和人理结合起来研究社会系统中各类决策和管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无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事物与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因此作为反映客观世界不同部分和不同层次规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应该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应把这些学问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加以割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曾提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这段话是很深刻的,科学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个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科学发展的早期,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只能一部分、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来认识客观世界。这就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本来就有的天然联系。但科学发展到今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这就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学科之间那根链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获得我们对客观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诺贝尔奖获得者、复杂性科学的开创者MGellmann,在其所著的《夸克与美洲豹一简单性与复杂性奇遇》一书中曾写道:“研究已表明,物理学、生物学、行为科学,甚至艺术与人类学,都可以用一种新的途径把它们联系到一起。有些事实和想法初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关,但新的方法却很容易使它们发生联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两种明显趋势。一方面是已有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新科学,新领域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结合、以至融合,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这两个趋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这后一发展趋势中,不仅有同一领域内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更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结合以至融合,这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软科学就是这一发展趋势中涌现出来的新兴科学。其它如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管理科学等,也是这一发展趋势中先后出现的交叉性、综合性科学。在这个方向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且这里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显得更加迫切,这类人才不同干专才,而是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难以适应这类人才的培养。


三、软科学研究需要新的方法论

软科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所面临的决策和组织管理问题。而社会系统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人文属性。这些属性寓于同一个系统之中,相互结合、融合并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综合集成起来研究社会系统的决策和管理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分割开来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或仅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角度去研究,然后再拼起来。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也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前者需要综合集成方法,后者还是还原论方法。方法不同效果也就不会一样。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后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它的实践形式“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以下将两者简称为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方法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发展,它是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方法和技术。

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人·网结合的体系,这个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它能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统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这是一个信息处理、知识生产和智慧集成的体系。人类有史以来,是通过人脑获得知识和智慧的。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人·机结合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智慧,在人类发展史上,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

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科学,方法基础是系统科学与数学,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与认识论。

从实践论和认识论角度来看,软科学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通常是在已有的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基础上并和专家判断力(专家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和形成经验性假设,如猜想、判断、思路、对策、方案等等,这种经验性假设一般是定性的。它所以是经验性假设,是因为其正确与否、能否成立还没有用严谨的科学方式加以证明。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中,这类经验性假设是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各种实验手段来证明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特点,所以这些学问被称为“精密科学”。但对社会系统来说,由于其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对所研究的问题能提出经验性假设,通常不是一个专家,甚至也不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们所能提出来的,而是由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构成的专家体系,依靠群体的知识和智慧,对所研究的社会系统问题提出经验性假设与判断。但要证明其正确与否,仅靠自然科学和数学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就显得力所不及了。因为它既不是简单逻辑推理,又不能进行实验。但我们对经验性假设又不能只停留在思辨和从定性到定性的描述上,这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常用的方法,这些学问被称作“描述科学”。软科学研究应走“精密科学”之路,那么出路在哪里?这就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机器能做的尽量由机器去完成,极大扩展人脑逻辑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自然也包括了各种能用的数学方法和工具。通过人一机结合以人为主,实现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这里包括了不同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定性知识和定量知识、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通过人机交互、反复比较、逐次逼近,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从而对经验性假设的正确与否做出明确结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了经验性假设,都是认识上的进步,然后再提出新的经验性假设,继续进行定量研究。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

综合集成方法的运用是专家体系的合作以及专家体系与机器体系合作的研究方式与工作方式,不同于现在已有的研究方式与工作方式。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定性综合集成;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集成;再到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这样三个步骤来实现的(见下图)



这套方法是目前处理社会系统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有成功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

从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多数还处在定性综合集成这一步上,即使在这一阶段上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些社会系统问题用这个方法处理起来困难,往往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缺少统计数据的支持,机器体系也没有这部分资源。我国的统计指标,只有经济方面的统计指标比较多,其它方面统计指标很少,有些还没有统计指标。

软科学研究来自实践的需要,也将接受实践的检验。软科学研究方法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应高度重视软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这是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的根本之路。



转载自《科学中国人》2005年第3期